麥克風,即英文Microphone的音譯,常簡寫為Mic,其學名為“傳聲器”,這一名稱直接揭示了話筒的核心功能:捕捉并傳輸聲音。
1、普通話筒與專業(yè)話筒的差異何在?
通常,普通話筒的價格較為親民,而專業(yè)話筒則價格不菲。但核心差異在于其性能。普通話筒僅需能捕捉到清晰的聲音即可,無需過于苛刻的音質要求。例如,你在CS游戲中與隊友交流,或是在QQ聊天時使用的頭戴耳機上的駐極體話筒,成本低廉,卻能滿足基本需求。然而,對于專業(yè)錄音師而言,他們追求的是能夠完整、清晰地拾取聲音,且對音色有著嚴苛的要求。這與攝影師追求高品質的相機鏡頭是相似的道理。
成本僅為1元的駐極體話筒 價格約為五萬元的電子管話筒
2、話筒的分類及其特點
話筒,作為音頻采集的關鍵設備,根據(jù)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動圈話筒、電容話筒和履帶話筒三類。在非專業(yè)場合,動圈話筒是..為常見的類型,例如我們在KTV唱歌時所使用的的話筒,便是動圈話筒的典型應用。
動圈話筒的原理在于,其話筒頭內的振膜會隨著聲音的振動而帶動線圈切割磁力線,從而產(chǎn)生電信號,再經(jīng)由話筒線傳輸至后續(xù)設備。這種話筒結構簡單、堅固耐用,且價格親民,對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也相對較低。然而,與電容話筒相比,其靈敏度略顯不足,高頻響應也不及電容話筒,因此在音色細膩度上稍顯遜色。但這種不足在某些場合下反而成為優(yōu)點,比如對于聲音動態(tài)范圍較大的演出場合,動圈話筒的穩(wěn)定性表現(xiàn)更為出色。
電容話筒在專業(yè)錄音領域中應用廣泛,我們聽到的許多專輯中的歌聲都由電容話筒錄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張極薄的金屬振膜作為電容的一極,另一極則是距離很近的金屬背板(..幾毫米)。振膜的振動導致電容容量變化,從而形成電信號。電容話筒的靈敏度極高,能夠捕捉到非常微弱的聲音。與動圈話筒不同,電容話筒需要幻象電源供電,以..其正常工作?,F(xiàn)在,許多話放、音頻接口以及調音臺都配備了幻象電源,只需打開開關,電容話筒便能開始工作。
履帶話筒,又稱帶式話筒,如今已較為罕見,甚至有些現(xiàn)場調音師對其知之甚少。其工作原理與動圈話筒頗為相似,只不過是以一根細小的履帶作為振膜來產(chǎn)生音頻信號。這種話筒以其復古而溫暖的聲音、快速的瞬態(tài)響應以及自然的中低頻過渡而受到贊譽,但高頻響應稍顯不足。然而,履帶話筒的脆弱性也是其一大特點,它極易損壞,..能施加幻象供電,否則會立即燒毀。此外,其結構不甚堅固,一旦摔落,便可能徹底報廢。使用時還需格外小心,避免口水飛濺(這對歌手來說無疑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
3、那么,是否意味著履帶話筒性能..差,而電容話筒則..呢?
事實上,每種話筒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和不足,選擇哪種話筒應根據(jù)實際需求來定,適合才是關鍵。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不同類型的話筒。
動圈話筒
動圈話筒雖然靈敏度不及電容話筒,無法拾取到所有細微之處,但它能有效抑制環(huán)境噪聲,非常適合舞臺表演。它不易產(chǎn)生回授和嘯叫,且聲壓級大,能輕松應對大音量,如近距離拾取軍鼓聲等。此外,動圈話筒的頻響雖不及電容話筒平直和寬廣,但許多樂器如吉他、貝斯等并非全頻段樂器,動圈話筒已足夠拾取它們的聲音,且避免其他樂器串音,為調音師簡化調音工作。
另外,動圈話筒非常耐用,即使不慎掉落,也能繼續(xù)使用,而電容話筒則可能受損。
電容話筒
電容話筒以其高靈敏度和豐富的細節(jié)拾取能力而聞名,其頻響曲線既平直又寬廣。在錄音棚這樣的良好且安靜的聲學環(huán)境中,它能夠表現(xiàn)出令人贊嘆的效果。然而,在普通環(huán)境下,它卻容易捕捉到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例如隔壁的交談聲或樓下的汽車聲。這些噪聲在后期制作中難以去除,即便嘗試去除也可能損害到原始音質。
此外,電容話筒相對較為脆弱,需要輕拿輕放并妥善保管。不使用時,建議將其收起并放置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因為潮濕會嚴重影響電容話筒的音質。因此,..錄音棚通常會配備專門的恒溫恒濕干燥箱來..話筒的保存質量。畢竟,對于專業(yè)錄音師來說,話筒就是他們賺錢的利器。
履帶話筒,這種介于動圈與電容之間的麥克風,雖然性能上有些中庸,但其獨特魅力卻讓眾多錄音師為之傾心。它們憑借溫暖復古的音色和出色的瞬態(tài)反應,在錄音領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履帶話筒的不足之處正在逐漸得到改善。例如,Blue品牌的Woodpecker履帶話筒通過加入48V幻象供電,不僅提升了高頻響應,還擴大了頻響范圍,增強了信號輸出,同時避免了誤開幻象供電可能導致的損壞。此外,拜亞動力的RM510履帶話筒頭更是能夠應對現(xiàn)場演出的復雜環(huán)境,展現(xiàn)了其卓越的適應性和穩(wěn)定性??梢灶A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chǎn)品的不斷創(chuàng)新,履帶話筒的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泛,成為錄音領域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4、大振膜的魅力何在?
大振膜,顧名思義,是指振膜尺寸相對較大的麥克風部件。雖然缺乏嚴格的標準來界定何為“大振膜”,但通常,直徑超過四分之三英寸的振膜便可歸入此類。市面上常見的大振膜話筒,其振膜直徑大約在1英寸左右。同樣,中振膜和小振膜的尺寸界定也較為靈活,多取決于制造商的命名或個人經(jīng)驗。
選擇大振膜的理由不勝枚舉。首先,大振膜在拾取低頻信號方面表現(xiàn)出色,能夠帶來溫暖而寬廣的音質,同時其靈敏度也相對較高,非常適合人聲錄制。相比之下,小振膜的特點在于其高頻響應的亮麗與迅速,但低頻拾取能力則相對較弱,更適合用于錄制高頻樂器,例如镲片和小提琴等。
大振膜的優(yōu)劣勢
大振膜,以其顯著的尺寸優(yōu)勢,在音頻領域獨樹一幟。其出色的低頻拾取能力,使得音質溫暖而寬廣,為錄音帶來豐富的層次感。同時,高靈敏度特性使其成為人聲錄制的理想選擇。然而,大振膜并非無懈可擊。由于其尺寸較大,制作成本相對較高,價格也往往更為昂貴。此外,雖然大振膜在低頻方面表現(xiàn)出色,但在高頻響應上可能略顯遜色,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某些樂器錄制上的應用。
中振膜的探秘
中振膜,作為介于大振膜與小振膜之間的選擇,同樣擁有其獨特之處。它繼承了兩者的一些優(yōu)點,同時也在某些方面展現(xiàn)出了新的特性。雖然中振膜在尺寸上不及大振膜,但其低頻響應依然不俗,為音樂錄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中振膜的價格相較于大振膜更為親民,使得它在性價比方面占據(jù)了一定的優(yōu)勢。然而,與大振膜和高靈敏度特性相比,中振膜在某些方面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實際應用中根據(jù)需求進行選擇。
小振膜的奧秘
小振膜,作為微型麥克風中的一種,雖然尺寸小巧,卻擁有著不凡的錄音效果。其高靈敏度特性使得它能夠捕捉到微小的聲音變化,為音樂錄制提供了細膩的音質。此外,小振膜還具有高清晰度、低噪聲等優(yōu)點,使得它在音樂制作和錄音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xiàn)。盡管如此,小振膜由于其尺寸限制,在某些應用場合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低頻響應,需要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5、那么,關于心形指向,你了解多少呢?
心形指向,顧名思義,是指話筒主要拾取正前方聲音的特性。它對背后和側面的聲音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非常適合用于錄制點聲源,例如人聲或樂器獨奏。因此,在演唱場合中,選擇心形指向的話筒是明智之舉。
此外,還有8字指向的話筒,它們拾取正前方和正后方聲音,對兩側聲音不敏感,適用于某些特定場合,或與心形指向話筒結合,構成MS立體聲拾音模式。另外,超心形指向和強心形指向則適用于遠距離拾音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許多高端話筒如U87都具備多種指向性調節(jié)功能,但價格實惠的話筒則更專注于單一功能,如僅提供心形指向。在選擇時,應根據(jù)實際需求和預算來挑選..適合的話筒。
全指向性
全指向性話筒,顧名思義,能夠360度無死角地拾取聲音,這意味著無論聲音來自哪個方向,它都能均勻接收。這種特性使得全指向性話筒在需要全方位覆蓋聲音的場合下非常有用,例如音樂節(jié)或大型演講。然而,它也可能因為聲音的均勻接收而受到干擾,尤其是在噪音環(huán)境下。因此,在選擇時,需要權衡其優(yōu)點和不足。
心形指向性
心形指向性話筒,其特點在于對正面聲音的靈敏度明顯高于其他方向。這種設計使得話筒在拾取聲音時,能夠優(yōu)先捕捉到正面的音源,同時抑制來自其他方向的干擾。這種特性在許多場合下都顯得尤為有用,例如訪談節(jié)目或電臺廣播,它能幫助話筒更清晰地捕捉到主持人的聲音,減少背景噪音的影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需要全方位覆蓋聲音的場合下,如音樂節(jié)或大型演講,心形指向性話筒可能就無法滿足需求了。
字指向性
字指向性話筒,其特性在于對正前方和正后方的聲音具有相同的靈敏度,而對其他方向的聲響則相對不敏感。這種設計使得話筒在拾音時,能夠同時捕捉到正前方和正后方的音源,而減少來自側面的干擾。這種特性在需要全方位覆蓋聲音的場合下,如音樂節(jié)或大型演講,表現(xiàn)得尤為出色。然而,在諸如訪談節(jié)目或電臺廣播這類主要關注正面音源的場合中,8字指向性話筒可能就無法像心形指向性話筒那樣聚焦于正面的聲音了。
6、晶體管與電子管在話筒中的應用有何差異?
經(jīng)常有人將電子管話筒與電容話筒混淆,誤以為它們是同一類型的話筒,然而這種理解并不準確。實際上,電容話筒存在兩種主要類型:一類是采用晶體管技術,另一類則是使用電子管。這兩種類型的差異在于其內部元件的不同,晶體管話筒內部采用晶體管進行放大和轉換,而電子管話筒則依賴電子管來實現(xiàn)這一功能。
由于電子管本身的獨特性質,電子管話筒在使用時需要配備電源,并且需要幾分鐘的預熱才能達到..狀態(tài)。在日常使用中,還需要細心保養(yǎng),因為電子管是有使用壽命的。盡管如此,電子管話筒所呈現(xiàn)的音色相比晶體管話筒更為溫暖,贏得了眾多歌手和錄音師的青睞。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其音色不夠純凈,這主要取決于個人偏好,畢竟音色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感受。此外,電子管話筒的價格通常較高,且市場上缺乏價格低廉的選項。因此,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與其選擇一支初級的電子管話筒,不如選購一支性能卓越的晶體管話筒。
7、USB話筒
USB話筒在本質上與普通話筒并無顯著差異,其獨特之處在于集成了數(shù)模轉換(AD)功能。通過這一功能,模擬信號能夠直接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進而便捷地通過USB接口將信號錄入電腦。這一設計使得錄音過程變得簡單..,無需聲卡和話放,甚至連話筒線都得以省略。
然而,正如硬幣的兩面,USB話筒的便捷性也伴隨著一些限制。受價格和成本因素影響,USB話筒通常價格適中,但相較于專業(yè)話筒,其音質自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內置的AD電路在性能上也無法與專業(yè)的話放和音頻接口相提并論,只能滿足基本的錄音需求。
此外,USB話筒還存在一個顯著的不足,即無法與板載聲卡或專業(yè)音頻接口兼容,這給監(jiān)聽和回放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為了克服這一難題,一些廠家開始在USB話筒上引入耳機接口,從而將其升級為話筒與USB聲卡的結合體。例如,BLUE的Yeti就提供了耳機接口、錄音增益和耳機音量調節(jié)功能,甚至還具備四種指向性選擇(包括立體聲拾音)。盡管功能強大,但該款USB話筒仍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陷——不支持ASIO協(xié)議。這意味著在使用專業(yè)音樂制作軟件時可能會遇到延遲問題,且軟件兼容性有待提升。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USB話筒有望加入ASIO功能,從而進一步提升其錄音和制作能力。
總之,USB話筒的便捷性是其..的亮點。其即插即用的特性使得錄音變得輕而易舉,只需搭配一臺筆記本電腦,便能隨時隨地捕捉靈感,無需擔心瞬間的閃現(xiàn)因設備限制而消逝。